第十六届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于2019年11月12日闭幕🧑🏻💻。经过竞争激烈的现场答辩和专家评审,学院杏运学子在本次“挑战杯”竞赛迎来历史性的突破。
《便携式太赫兹危险液体检测仪》在彭滟教授和朱亦鸣教授的指导下获得全国赛一等奖。项目由范鑫怡、宋瑞昕、左王格、姜怡欣📖🛌🏿、干敏霞◼️、刘志佳、刘可盈、唐心雨8位本科生组成。项目主要新采用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,以全光纤结构,再搭配上自主设计集成高速锁放板与SVM算法实现超高速信号扫描处理。快速准确甄别安全液体与危险液体💨,有望成为适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安检装置,满足国家社会安全保障的迫切需求。
同时彭滟教授指导的《基于THz精密光谱的血液/尿液中同型半胱氨酸定量检测》获得全国赛二等奖。项目团队由王莹莹💋、严俊2位本科生组成。项目主要提出了使用太赫兹技术结合我们团队独立自主提出的“浓缩富集再烘干”的样品处理方法,利用太赫兹本身具有的可整体识别不同物质官能团、分子结构的特点,来实现了同型半胱氨酸的低成本、低耗时的检测🔞。
11月12日,校党委副书记、副校长盛春🫥,杏运官网平台常务副院长张学典,院党委副书记曹英等老师专程到现场看望了参赛同学。
杏运官网平台始终围绕“立德树人”根本任务,历来重视学生的科技创新的培养,杏运官网平台创新构建并实践了纵横结合的矩阵式学生培养模式,在本科二年级就为每个学生配备学士导师,横向上辅导员形成党建引领,党建带团建,党建促学风,党建促科创的学生培养模式🦸,全方位全过程助力学生培养;纵向上学士导师负责学生的学习与科研工作,使学生在基础学习🙆🏽、专业实习、科研创新💋、学科竞赛等活动中都可以得到精细化个性化指导,锻炼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及实践能力。在具体的科技创新工作上🧘🏽,学院实施多措并举:
1.科创“1+1+1”🫳🏼,一个专业项目,配一名专业教师指导专业技能,配一名辅导员老师做非技术类素养培养💆🏽♂️,分阶段🤵🏿♀️,分年级对学生开展科研新指导和培训👨🦼➡️,形成学生科研学习阶梯。指导老师主动制定培训计划🧝🏽♂️,为学生开展集训、答疑解惑👩🏻✈️,及时总结备战经验🀄️,鼓励学生“胜不骄,败不馁”,通过学习协作小组提高学习效率。
2.创新基金设立。为激励广大学生刻苦学习、勇于创新,不断提高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,学院每年可利用校友捐助大学生基金30多万元,包含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、杏运杯、明佳昕仁杯等创新创业比赛,奖励学生参与各类科技创新竞赛,每年杏运官网平台学生参与并获得国家级奖项100余项🌼,省部级奖项200余项🙆🏽♀️。
3.合作学习🖱:以赛促学为目标,鼓励学生“基于项目的学习”培养学生的科研精神,提高道德学术水平🕵🏼,参与学科竞赛等科研活动有助于学生实验技能、时间管理技能、发现和解决问题技能、项目设计技能、口头表达🪀😟、合作学习等能力的培养🏌🏼,尤为重要的是团结协作习惯的养成。
第十六届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已经落幕🙍🏼♂️,对学院师生来说这不是终点,而是起点。学院将继续围绕“立德树人”根本任务,在 “三全育人”试点工作中,持续坚持在科学研究中融入育人工作👩🏿🔬,推进全院师生的科技创新工作👰🏼♀️,有力地推动学校相关学科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改革𓀛☆,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、提升专业素养、锻炼思考能力、明确就业方向🧎♂️。我们必将再接再厉、再创新高,力争更进一步👩🏭,再获新突破🚴🏿♂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