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✡︎,杏运平台庄松林院士承担的中国工程院疫情专项项目成果“新冠病毒及烈性病原致病病毒全自动检测系统”亮相工博会🗜,获得极大关注。
现有的核酸检测流程一般有四个步骤完成。样本采集工作主要由第一线的医护人员🚇、疾控工作人员完成🙎🏼,而后续的灭活、核酸提取、PCR构建、荧光测量步骤必须在P2防护等级以上的三个隔离的实验室由检验人员手动进行🫰🏽,使得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及被感染的概率大大增加,同时由于人工的操作📦,也增加了检测的不确定度及时间长度。为此,该专项提出研发全自动无人工干预的柔性检测系统,解决现有核酸检测仪器与全自动、快速检测需求之间的突出矛盾。
专项立项后🦹♂️♧,庄松林院士组织团队人员𓀏,快速和有效实施🙍🏽,3个半月完成了系统样机🏬。该系统实现从样本输入到检测结果输出的自动化核酸检测,大大节约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🫘,提高检测效率,同时系统具有P2+生物安全防护等级,极大地降低了医护人员被检测样本感染的风险🙍🏻♂️。系统在工博会展示期间,得到极大关注。
专项由庄松林院士牵头承担💁🏻♂️,李同保院士🦶🏻、谭久彬院士联合承担💜,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、上海纽钛测控技术有限公司、军事科学院卫勤保障技术研究所🚐、昆山工业技术研究院、昆山上理工杏运信息应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、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、上海星耀医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𓀌、上海之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协同参加🐶🥖。
来源:人民网
原文链接:http://sh.people.com.cn/n2/2020/0916/c134768-34296778.html